传道场-实践田
传道场-实践田7月19日晚,伴随着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清脆琴声,一场由扬琴爱好者自主策划和演奏的扬琴音乐会在北京朝阳文化馆上演。大庆天华扬琴乐团、澎音扬琴室内乐团等多个扬琴表演艺术团和吴璜璜、牛矾琼、付雅璐、丁林虹等扬琴演奏家,先后奏响《鹰笛恋》《苏武牧羊》《炫-光》等经典扬琴作品,让现场观众沐浴在袅袅琴韵之中。至此,为期3天的第二届中国扬琴网/扬琴圈艺术节(以下简称“扬琴艺术节”)落下帷幕。
扬琴作为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慢奏时,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扬琴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是我国民族乐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此次扬琴艺术节由北京朝阳文化馆指导,中国扬琴网/扬琴圈主办,面向全国各大音乐学院和艺术院校的学生及全国非专业扬琴演奏爱好者举办了开幕式音乐会、大师班授课、音乐演讲、扬琴文化交流及闭幕式音乐会等多项文化活动,为参与者搭建了扬琴艺术展示、交流与提升的广阔平台。
作为扬琴艺术节期间最令学员期待的环节之一,大师班会聚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黄河,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李玲玲,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刘寒力,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王文礼等多位扬琴演奏名家江南jn体育官方网站,他们从扬琴基础知识、演奏技巧、作品解读等方面展开授课。在最后一堂大师课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许学东还以首届扬琴圈精英展演评选专业组规定曲目之一的《瑶山夜画》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引导学生在掌握扬琴演奏技巧的同时,领悟瑶山的静谧夜境和物我两忘、人鬼共处时的幻境,诠释出扬琴艺术的“技”与“情”。
课堂上是专家的传道场,课堂下是学员的实践田。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来自黑龙江大庆的四年级学生常乐乐俨然一名铁杆粉丝,正忙着找她的偶像们签名留念。常乐乐曾在东三省扬琴演奏比赛中获得金奖,参加扬琴艺术节这几天,她得到了多位让她仰慕已久的大家的指点,还在与全国各地的琴友切磋中大开眼界。
从扬琴艺术节中受益的不只学生。山西晋中初二的音乐教师田晓敏对扬琴艺术节早有耳闻,今年她特意请假来参加艺术节,就是希望通过现场观摩扬琴大家的演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田晓敏说,目前,晋中已将音乐列入中考科目,扬琴等乐器教学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扬琴艺术节,田晓敏还“以琴会友”,与多位志同道合的艺术教师共同探讨艺术教育的新思路。
作为扬琴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少年宫扬琴教师李婷婷在2017年带领几名学生参加了首届中国扬琴网/扬琴圈艺术节的个人展演。两年间,李婷婷组建起金声蝶韵扬琴乐团,多次带领学生进入国家大剧院等一展身手。今年,李婷婷的7名学生首次以扬琴乐团的形式亮相艺术节,尽管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才读初一、最小的读小学二年级,但演奏时学生们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优雅气质。“在扬琴大师面前学习、演奏,对孩子们是一种鞭策和鼓励,会让他们有一个跳跃式成长。”李婷婷说。
在扬琴艺术节中成长,金声蝶韵扬琴乐团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长期以来,扬琴作为我国五大民族乐器中最为小众的乐器,有着相对较少的演奏者和较为薄弱的受众群。“如果扬琴人自己都不担当起传承、发展扬琴的使命,扬琴艺术又将如何生存?”扬琴艺术节组委会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梁柱表示,为弘扬扬琴文化、传播扬琴艺术、发展扬琴事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扬琴网/扬琴圈在2017年创办了首届中国扬琴网/扬琴圈艺术节,承担起扬琴演奏家、扬琴学员和基层扬琴教师之间的纽带作用。经过两年的积淀,此次扬琴艺术节吸引了百余名来自上海、天津、陕西西安等音乐学院的青年扬琴演奏家和300余名来自全国的扬琴业余爱好者参与其中,逐渐发展成全国扬琴爱好者的音乐盛会。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扬琴艺术节首次落户朝阳文化馆,受众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朝阳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该馆还举办过新舞蹈国际艺术节、潮流音乐节等多元化艺术活动,引进专业艺术资源,旨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通过资源整合,文化馆将不断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创新文化服务方式,进而更好地发挥在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