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天津教师招聘考试:《小猴子》说课稿
江南体育天津教师招聘考试:《小猴子》说课稿《小猴子》是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畅游森林”中的第三课,是一节歌唱课。全曲表现了小动物伶俐可爱的形象。歌曲中的两个间奏,更加生动的表现了小猴子活泼可爱又调皮的形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活泼可爱的情绪演唱《小猴子》,并且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感受小猴子淘气顽皮的这一形象特点。学生能够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整体水平相差不大。学生在音准、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都相对可以,但是部分学生的听觉稍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加强训练。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小猴子》,感受音乐旋律之美,学生能够体会音乐特点,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聆听、表现、小组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在指定旋律处随音乐做律动,了解十六分音组的节奏特点,并能够运用轻快、诙谐的声音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首先我会采用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大家一起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活泼的小动物。小鸟在枝头欢乐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
之后,我会进行总结并引导:图片中出现的是机灵的小猴子,它们互相勾住彼此,想把井水中的月亮捞出来。那这些小猴子们,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音乐的脚步,了解小猴子的特点。
这样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烘托一个生动的情景感,让学生更能够进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内容中,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初次聆听,我会先播放音频,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其次,我会请学生再次聆听,请学生边听音频,边律动,提问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我之所以这么设计,学生能够初步的感受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了良好的准备。
学唱歌曲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采用“啦啦啦”的声音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并请学生用圆润、轻快的声音进行发声。
我会进行总结:歌曲旋律简单,郎朗上口,歌曲中间插有类似于伴奏的简短旋律出现,留下想象的空间。且旋律重复两遍。
之后,我会范唱歌曲,学生跟唱旋律,并提问学生:你们寻找一下歌曲是从哪里开始反复的?反复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我会进行总结:歌曲从头反复两遍,第一遍结尾演唱房子1内旋律,第二遍演唱房子2内旋律至结束jn江南中国,这种房子记号是反复记号的一种。
我会进行总结:描述了小猴子“吃桃子”“翻跟头”的场景,感受到小猴子活泼灵动的性格,进一步表现出人物对于小猴子观察细致,以及对于小猴子的喜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学唱歌曲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并让音乐变得生动有趣。在这个环节我会播放动画片孙悟空视频,并引导学生:猴子大王悟空的本领是很高强,他还为歌曲配上了很多动作,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请学生仔细观察。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进行总结:今天同学们感受了动物形象并演唱歌曲《小猴子》,同时发挥想象力为《小猴子》配上很多惟妙惟肖的动作,仿佛真的看见花果山脚下一群小猴子在欢乐的玩耍。希望同学们以后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够更好的巩固与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作业的设置也可以给予学生接下来学习的方向,将课堂延伸到课下。